http://www.hkbuddhist.org/dharma/faq_47.html
其實所謂 「我」 不過是物質和精神的聚合體,佛教稱它為五蘊,即是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及識蘊,分別簡說如下︰
一、色蘊︰色,即物質。我們的身體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風、四大所構成。地大具堅硬性,構成骨骼、指甲等;水大具流濕性,構成血液及各種內分泌;火大具溫暖性,構成體溫;風大具流動性
,構成呼吸。這四大缺一不可,不調和也不可。
二、受蘊︰受,是感受。如感覺苦,感覺樂等。
三、想蘊︰想,是取像作用。即攝取事物像貌的功能。
四、行蘊︰行,是泛指除受、想、識三蘊外的一切精神現象。其中,最重要的是推動身心的意志作用。
五、識蘊︰識,是認識作用的主體。普通分作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和意識六種。
五蘊之中,色蘊屬於物質方面;其餘受、想、行、識四蘊則屬於精神方面。
「無我」 的意義
舉一個譬如來說﹐一輛汽車是由外殼、機件、座椅、車輪等各個部份組成的。單是車輪不可以稱為車;單是其他部份也不可以獨自稱為車。只有在各個部份完整地裝配妥當後,它才可以稱為車。故此「車」 並不是實在的。
依同樣的道理, 「我」 既然由上述的五蘊所集成﹐所以也不是實在的,佛教因而有 「無我」 的主張。
「無我」 的觀念﹐包括下面三種意義︰
一、非一︰一個人的生命﹐既是包括了四大所構成的肉體和精神上的種種力量,所以不是單一的整體。
二、非主宰︰我們的一言一行﹐甚至一個念頭,都是受了因果律的支配,由內在的因﹐配合外在的緣﹐才有表現﹐不是由自己主宰的。
三、非常︰我們身體的生理現象﹐不斷的新陳代謝;我們的心理現象﹐也是時時刻刻地變化。所以肉體和精神都不是永遠不變的。
「我」 既然不是獨立存在﹐亦不容自己主宰﹐又不是永恆不變﹐所以說「無我」 。
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
我 ?
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
學佛 ?
http://www.buzzhand.com/post_790794.html
妙法蓮華經---方便品: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
這 ”一大事因緣” 是什麼? 就是我輩眾生了生脫死輪迴的問題
因此釋迦牟尼世尊說法四十九年,談經三百餘會,他的目的就是在使眾生轉迷成悟、離苦得樂,使眾生同成佛道。而我輩眾生研究經教,誦經念佛,守五戒十善,實踐六度萬行,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轉迷成悟、離苦得樂,最後的究竟,希求成佛道。
轉迷成悟與離苦得樂,話是兩條,而仍是一事。轉迷成悟在於求真理,是屬於解;離苦得樂在於修聖道,是屬於行。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,自然也可以離苦;如果因修道而離苦,自然也可以開悟。所以轉迷成悟與離苦得樂,仍是一體兩面,一個目的。
什麼叫做迷呢?昧於宇宙人生真理的,叫做迷。宇宙人生的真相是:「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蘊無我。」而我們習慣於主觀上的妄想執著,誤認幻生幻滅的萬法為常住,五蘊和合的身心為真我,這一切都叫做迷。
迷有迷於理及迷於事的分別:迷於理的,則執身、邊、邪、戒取、見取等諸見;
迷於事的,則起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諸惑。這二者,前者謂之見惑,後者謂之思惑,見思二惑,合稱「利鈍十使」。
身見,是執著五蘊為自身,執身外事物為我所有;邊見,謂我死後,或執斷滅,或執常恆不變,皆為偏見,而非中道;邪見,是謗無因果;戒取見,是執取非理之戒禁,執為生天受樂之法,作無益苦行;見取見,是取餘四見一種或多種,執為究竟之理。
貪、嗔、痴三者:種種的物慾戀念不舍,得了還想得,就叫貪;有不如意的事,生恨心、發怒氣,就叫嗔;沒有理智,遇事迷惑,佛說的道理、聖賢的經書皆不聽從,更不相信因果,就叫痴。慢者,持己凌他,謂人皆劣於己、己獨勝於人之意;疑者,是於實理實事猶豫不決之謂。
以上身、邊、邪、戒取、見取諸見,和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,都是迷惑。學佛者欲轉迷成悟,先要斷惑。斷惑才能證真,才能去掉我們心識上的妄想執著,才能顯露出我們的真如本性。
我們的心識上有了迷惑,就要因惑造業。有了業,就要因業受苦。所以,迷境也就是苦境。關於苦,有所謂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,以及內苦、外苦等,難以盡述。總之,「諸受即是苦」,所有的一切感受都可以說是苦。
苦是與生俱來的,無以避免。要想離苦,先要消業,使身口意三業戒惡向善。要想消業,先要斷惑。斷惑是轉迷成悟,開悟后就可以離苦得樂。所以,我們學佛的目的,歸根結底說起來,也只是在求得「轉迷成悟,離苦得樂」,最後達到成佛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