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

內省 / 覺察

本文來自……     Niseema Tsai
~『覺察,當下直觀的智慧,覺察是一刻接一刻的,因而它無法練習。當你練習某件事情,就會成為習慣,而覺察並非習慣。一顆習以為常的心是不敏感的,一顆在某個特定的行為軌道中運作的心是遲鈍的、僵化的,然而覺察需要持久的彈性和警覺。』
問:覺察和內省有什麽不同?
答:我們先來檢視一下我們所指的內省是什麽意思。
我們所指的“內省”,就是向內看自己,檢視自己。
為什麽我們要檢視自己?為了提升,為了轉變,為了改善。
你內省是為了成為什麽人,否則你是不會沈溺於內省的。
如果沒有改善、轉變、成為什麽的欲望,
你是不會去審視你自己的。
顯然那就是內省的原因所在。
我生氣了,為了擺脫憤怒或者緩和、轉變憤怒,
我就內省,審視我自己。
內省的時候,即意欲改善或轉變自我的反應的時候,
一定帶著一個最終的目的。如果那個目的沒有達到,
你就會低落、沮喪。因此內省必然伴隨著沮喪。
不知道你內省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,
當你為了改變自己而向內看時,
總是湧動著一股沮喪的暗流。
總是會有一股你不得不與之對抗的情緒之波,
為了克服那股情緒等,你不得不再次審視你自己。
內省不是一個釋放的過程,
因為它是把現實的狀態轉變成某個非現實的樣子的過程。
顯然,當我們內省時,
當我們沈溺於那個特別的行為時,
實際上發生的狀況就是那樣的。
在那個行為中,始終存在著一個積累的過程,
那個“我”為了改變而檢查某個東西,
因此始終存在著二元對立,
因而也是一個充滿挫折的過程。
永遠不會有釋放,而且,
因為感受到挫折,情緒就不免低落。
覺察則完全不同。
覺察是不作譴責地觀察。覺察帶來領悟,
因為覺察當中沒有譴責或認同,
而只有默默地觀察。
如果我想了解什麽,我就必須觀察,必須不批評,
不譴責,不從中追求快樂或避開不快樂。
必須只有對事實的默默觀察。
沒有目的,只有應事而觀。
如果存在譴責、認同或辯護,
那種觀察及其帶來的領悟就會戛(ㄐㄧㄚˊ)然而止。
內省是自我提升,因此內省是自我中心的。
覺察並非自我提升。
相反,它是自我的終結,“我”的終結,
也終結了它全部特有的個性、記憶、需要和追求。
在內省當中存在認同和譴責。
在覺察當中不存在譴責或認同;
因此也不存在自我提升,這兩者有著天壤之別。
想要提升自己的人永遠無法覺察,
因為提升意味著譴責和達成目標。
然而,在覺察當中,你觀察但不作譴責,不否定也不接納。那種覺察始於外在的事物,去覺察,去與事物接觸,
與自然接觸。
首先是對事物渾然一體的覺察,
敏於感受物體、自然和他人,這意味著關系。
然後就是對觀念的覺察。
這種覺察,這種對事物、自然、他人以及觀點的敏感,
並非由分裂的過程組成,而是一個統一的過程。
它是對萬事萬物不斷地觀察,觀察內心出現的
每一個思想、每一種感受、每一個行為。
因為覺察不帶譴責,因此也沒有積累。
只有當你持有一個標準時,你才會譴責,
這意味著積累,因而也意味著自我的提升。
覺察是去了解自我的行動、“我”的行動,
在與他人、與觀點、與事物的關係中了解,
那種覺察是一刻接一刻的,因而它無法練習。
當你練習某件事情,就會成為習慣,而覺察並非習慣。
一顆習以為常的心是不敏感的,
一顆在某個特定的行為軌道中運作的心是遲鈍的、僵化的,然而覺察需要持久的彈性和警覺。
這並不難。當你對事物有興趣時,
當你興致盎然地觀察你的孩子、你的妻子、你的植物,
觀察樹木和鳥兒時,你就是那樣的。
你觀察卻不譴責、不認同,
因此在那觀察中有著徹底的融合。
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徹底合而為一了。
這實際上就是你對事物深感興趣時出現的狀態。
因此,覺察和自我擴張式提升的內省有著天壤之別。
內省導致挫折,導致更多更嚴重的衝突;
然而覺察是一個從自我的活動中釋放的過程,
它是覺察你的日常活動,覺察你的思想、你的行為,
覺察他人,觀察他。
只有當你愛著某個人,當你對事物懷著深深的興趣時,
才能做到這一點;當你想要了解你自己,
了解你的整個存在,了解自我的全部內容,
不只是某一兩個層面時,顯然就絕不能譴責。
我必須對所有的思想、感受、情緒、所有的壓抑開放;
隨著覺察的範圍越來越廣,從所有隱秘的思想、
動機和追求中解脫的自由就越來越深。
覺察即自由,它帶來自由,它產生自由,
而內省則培植衝突,它是一個自我封閉的過程,
因此其中總是有挫折和恐懼。
選自《最初和最終的自由》
來源:克里希那穆提
克氏:印度著名哲學家,主張真理純屬個人了悟,
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。
他一生的教誨皆在幫助人類從恐懼和無明中徹底解脫,
體悟慈悲與至樂的境界。他的六十多冊著作,
都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講和講話結集而成。
 

沒有留言: